設計磁選設備的關鍵是在保證分選工藝指標和處理量指標的前提下,通過合理利用磁性材料優(yōu)化磁路設計和礦漿流動設計,從而設計出節(jié)水節(jié)電的優(yōu)質高效的磁選機。TD0408型新型大顆粒磁選機試驗樣機的設計即體現了上述要求。
在磁路設計方面,利用CAE軟件設計了自由NdFeB永磁材料制成的新型擠壓式磁系。它可在筒體表面附近產生均勻的磁場,由于充分利用了該材料的優(yōu)點,從而優(yōu)化了磁系的磁場分布。該磁系磁場分布特性的2D仿真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等磁感應強度線分布比較均勻,筒表的切向力大大降低。由計算分析結果得出的部分參數與傳統磁選機對比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TD型磁選機較CTN型磁選機提高了分選空間的磁感應強度值,且磁場梯度值保持基本不變,故磁場力得到了增強。另外,傳統永磁筒式磁選機礦漿在圓筒外壁通過,磁性礦粒所受重力的法向分力與磁力相反。而新型磁選機礦漿在圓筒的內壁通過,磁性礦粒所受重力的法向分力與磁力一致。這相當于磁性顆粒上施加了一個有效的9.8N/kg的比磁力,重力可被視為疊加在磁場上的“正的”磁力,按照競爭力理論,這將會提高分選效果。
在優(yōu)化礦漿流動設計方面,由于磁系布置在筒體外側,礦漿的筒體內通過,這不僅簡化了系統的結構,減少了加工制造成本,而且使大顆粒物料可以順利通過重介質回收流程。另外,傳統CTN1050型磁選機分選路徑為700~800mm、CTN1250型磁選機為840~960mm。由于新型大顆粒磁選機的礦漿在筒體內側流動,故其可更經濟地為磁性顆粒的回收提供更長的分選路徑,從而保證了極細磁性顆粒的回收率。
TD0408型新型大顆粒磁選機試驗樣機由托輪、給料斗、筒體、精礦斗、磁系、磁軛、擋水板和卸礦裝置等部分組成(圖3)。筒體內徑ф400mm,有效長度800mm,磁系固定,筒體旋轉,磁極包角可調。其主要特征是:①新型擠壓式磁系布置在筒體的外側,呈環(huán)形分布;②物料在筒體內側通過,內壁上的擋水板可以起到阻擋限速的作用。擋水板上的開品可以允許大顆粒的順利通過;③筒體兩端與托輪相連,系統通過托輪等傳動裝置提供動力;④給料斗和精礦斗分別設在筒體的兩側。
該機的工作過程是:電機通過驅動托輪等減速機構帶動筒體旋轉,進入分選空間的料漿在前進的同時隨著筒體的轉動產生附加徑向流動,通過布置在筒體外側的磁系的磁力作用使料漿中的磁性成分附著于筒體的內壁上。隨著筒體的轉動,當磁性物料運動到筒體上部時,在卸礦裝置的作用下跌落到精礦斗中。而料漿中的非磁性成分由于受本身重力的作用,當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就會向下跌落,并隨著料漿一起向前運動,進入尾礦槽,從而實現了磁性物料和非磁性物料的分選。
轉載請注明來源:www.azbricksource.com